亚洲真人无码永久在线观看-亚洲欧美精品伊人久久-在线观看午夜亚洲一区-久久国产精品99国产精

郵箱登錄: CSSC郵箱 CSIC郵箱
您所在的位置: 首頁新聞中心國資動態 → 正文
人民日報海外版:從“學徒”到“師傅” 中國工程機械闊步邁向世界
來源:國資委網站     日期:2017-07-28    字體:【大】【中】【小】

圖為三一重工的工程機械設備在肯尼亞蒙內鐵路建設現場施工。

圖為內蒙古北方重型汽車股份有限公司生產的NTE360電傳動非公路礦用自卸車。

海外網記者 宋 鵬攝

圖為山東臨工工程機械有限公司的工人在裝載機生產線上作業。

新華社記者 郭緒雷攝

來自非洲12個發展中國家基礎設施建設及規劃相關部門的高級官員在徐工集團展廳內參觀。

(其余圖片均源自網絡)

前不久,由中聯重科股份有限公司主導編制的混凝土及灰漿制備機械與設備行業國際標準正式出臺,成為全球工程機械行業首個由中國主導參與并正式出版發行的國際標準。業內人士指出,該標準的出版發行,不僅有利于促進該類機械設備的技術進步以及國際合作,而且將助推中國工程機械行業獲得海內外同行更多的認可。可以說,中國工程機械行業從“學徒”到“師傅”的過程,也正是中國不斷對外開放的過程。未來,隨著中國制造實力的不斷提升與經營模式的進一步開放,中國工程機械將為世界貢獻更多的改造自然的力量。

1  面對競爭不甘落后

人類社會的發展,離不開對自然資源的利用以及對自然環境的改造。在這一過程中,廣泛用于建筑、水利、道路、礦山、港口等領域施工的工程機械,無疑使人類在改造自然環境中獲得了超越自身身體機能的能力。因此,工程機械的制造水平和生產能力一直被視為衡量一個國家工業水平的關鍵指標。泰國國家火車站、肯尼亞蒙內鐵路、文萊跨海大橋……如今,在“一帶一路”諸多的超級工程中,密布著中國工程機械產品的身影。

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在改革開放之初,中國雖然已經建立起了較為完備的工業體系,但在涵蓋面廣、需求量大、種類繁多的工程機械領域,卻依然處于較為落后的狀態。上世紀90年代初,當中國大地上正涌動著一浪高過一浪的建設浪潮時,工程機械市場上卻充斥著大量的“洋品牌”。彼時,善于生產挖掘機和礦山設備的美國卡特彼勒公司,在推土機、叉車、盾構機等方面優勢明顯的日本小松株式會社,以自行式平地機、壓路機、礦用卡車方面見長的瑞典沃爾沃集團,無不在中國市場上實現了快速發展。

開放就必然會帶來競爭。令人欣慰的是,中國國內工程機械從業者既沒有畏懼開放帶來的競爭,更不甘于落后,而是奮起直追。1992年,時任建設部長沙建設機械研究院副院長的詹純新帶領7名技術人員,借款50萬元,成立了集科工貿于一體的“中聯建設機械產業公司”,開始探索科研體制改革之路。當時,混凝土輸送泵這一產品海外品牌市場占有率高達95%,但在詹純新眼里,這對于國產品牌來說恰恰是一個擁有巨大潛力的市場。

1993年,我國第一代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混凝土輸送泵在中聯誕生,當年即實現了銷售贏利。然而,由于中聯剛剛開始將圖紙向產品轉化,技術經驗有所不足,已售出的混凝土輸送泵一度出現了質量問題,技術人員不斷“救火”。于是,詹純新果斷決定全面停產,在深入現場調查后,對產品進行全面改型與重新設計。經過技術人員的努力,新一代產品終于下線,中聯免費置換了前期銷售的10臺舊產品。從此,中聯重科的發展之路便越走越寬。

第一臺智能型瀝青灑布車、第一臺橡膠粉改性瀝青設備、第一臺自行式碎石撒布機、第一臺導熱油加熱就地冷再生機……盡管在產品分布上與中聯重科等巨頭不同,但作為路面施工機械的專業生產商,西安達剛路面機械股份有限公司自成立起亦將技術作為生存之本,不僅創造了多個“國內第一”,如今產品更是遠銷海外50余個國家和地區。

2  時機成熟出海并購

隨著中國建設熱潮的不斷深入,一批優秀工程機械企業在國內站穩腳跟。與此同時,不少發達國家由于建筑市場相對飽和,一些優質工程機械生產商則飽受需求不足、成本高企之苦。這時,赴海外投資并購,成為了不少國內工程機械巨頭開放發展的最新選擇。

波蘭HSW公司是中東歐地區最大的工程機械制造商,其生產的全系列推土機世界領先并培養了大批高水平的行業人才。2012年1月31日深夜,經過22個月的艱苦談判,廣西柳工機械股份有限公司正式成為了HSW民用工程機械業務單元的新主人。

作為全球第一大裝載機制造商,柳工的總裝車間每7分鐘就有一臺工程機械設備下線。入主HSW公司之后,柳工波蘭管理團隊立即成立了若干專項小組,分別負責精益生產、采購、研發、人力資源、IT管理系統等方面的改進和優化。不僅效率大幅提升,成本顯著降低,而且在不到3個月的時間內,就將柳工品牌的挖掘機和裝載機引入波蘭并成功下線。HSW公司出現了收購初期即實現扭虧的業界奇跡,柳工則因此受到了國際同行的高度肯定。

無獨有偶,徐工集團近年來亦積極對德國施維英等歐美優質工程機械企業開展海外并購。同時,徐工集團還不斷加大在海外直接投資建廠的步伐,以更好地整合海外資源,布局全球市場。如今,徐工集團的“走出去”戰略逐步收獲實效:數個海外研發中心及裝配廠陸續投產,產品覆蓋177個國家及地區,280多個海外代理商提供營銷服務……2017年1?5月,徐工品牌出口超24億元,同比增長94.18%,其在巴西、俄羅斯、中亞、中東等市場占有率繼續穩居國際品牌前3位。

“近年來,中國工程機械行業在自主研發與前沿性技術創新方面取得了很大進步。不少國內優秀的工程機械企業在發展到一定階段后,積極赴海外并購優質同行或零部件供應商,本質上是統籌國內國際兩個市場、利用國內資源和國外資源兩種資源,是開放發展的題中應有之義。海外并購,一方面可以幫助中國工程機械企業擺脫單純依靠貿易方式拓展海外市場時面臨的保護主義與技術壁壘,另一方面有助于中國工程機械企業直接整合海外優質企業的技術積累、銷售渠道、工業人才等優勢資源,從而提升中國企業的國際競爭力。”中國社科院工業經濟研究所研究員周民良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說。

3  整合優勢走向全球

如今,敢于海外布局、善于海外合作的中國工程機械企業越來越多,“學徒”正逐步成長為“師傅”。內蒙古北方重型汽車股份有限公司(簡稱“北方股份”),于1988年由中外合資組建成立,是一家專門從事非公路礦用自卸車、相關工程機械及其零部件生產研發的企業。2012年,非洲納米比亞共和國西部的一處礦山需要采購一批330噸級電動輪礦車,這讓北方股份嗅到了拓展非洲市場的機會。

然而,在全球礦用車領域,以美國卡特彼勒公司和日本小松公司為代表的國外巨頭企業占據70%?80%的市場份額。這些巨頭強大的品牌和技術實力,讓其他企業難以企及。為此,北方股份借助自身合資優勢,先是在大功率驅動技術上與德國西門子公司進行深度溝通和交流,解決了雙能源技術在大噸位電動輪礦用車上的應用問題。經過近10個月的聯合研發,國內首臺采用架線技術的大噸位電動輪礦用車終于誕生。在隨后的經銷環節,北方股份面對海外客戶在知識產權、工期保障、招標程序等方面對中國企業的疑慮,主動整合國內外優勢資源,與外方技術團隊反復開展了數十次的技術交流,最終以嚴謹的數據對比和精細的售后服務方案征服了對方,填補了我國高端重型礦車參與世界級礦業項目建設的空白。

中國工程機械工業協會秘書長蘇子孟認為,經過改革開放30多年的快速發展,中國工程機械行業在自主發展結合引進技術消化吸收的基礎上,已經形成規格系列化、型號多樣化、生產規模化、質量標準化等比較競爭優勢,這為工程機械產品在不同的國家,不同的地區,滿足不同客戶的需求提供了保障。在“一帶一路”建設的背景下,工程機械行業開展國際產能合作既是行業自身發展的需要,也是沿線國家發展的需要。蘇子孟預計,“一帶一路”下的國際產能合作不但能為工程機械行業帶來新的發展空間,更將為上下游相關行業“走出去”提供有力支撐。

“中國的城鎮化進程已經步入下半場,而包括‘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在內的很多地區還處于城鎮化建設的起始階段,基礎設施建設空間與潛力巨大。有研究報告顯示,2016?2020年‘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基礎設施合意投資需求在10.6萬億美元以上。作為人類改造自然環境的重要基礎性工具,工程機械產品在設施聯通方面的需求潛力不言而喻。可以說,中國工程機械未來在海外大有可為。”周民良說。

周民良進一步指出,中國工程機械企業要想把握住開放發展的新機遇,既要整合海內外資源,及時推出適應當地市場需求的產品,同時亦應注重相關國家在勞動力、法律、環境、安全審查方面的政策風險,做到“知己知彼、揚長避短”。